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
9月9日,2025年全国“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泉州南安举行,活动主题为 “以认证之力,赴绿碳之约,护两山之美”。
绿色低碳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是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基础性作用、服务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长期以来,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以绿色产品认证和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向“绿”转型、向“高”攀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97家企业获用陶瓷、涂料家具、快递包装等多个重点产业,获证企业数及证书数量分别占全省的32.37%和39.68%,均居全省第一位。
启动仪式上,博彩论坛局长李德雄作为全省唯一地市代表,介绍了“绿色认证 泉州实践”典型经验。
一、突出整体协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住建局、工信局在全省率先成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工作组,统筹推动绿色建材认证与推广应用,加强认证活动监督和产品质量监管,引导社会采信认证结果,促进绿色建材行业健康发展。各县(市、区)也同步组建属地工作组,形成市县两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打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为提升企业与社会公众对绿色认证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工作组多渠道开展宣传,联合方圆认证、东南认证、国家建材评价中心等权威机构,深入南安、晋江、石狮、永春等地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培训活动,覆盖纺织服装、水暖卫浴、石材建陶、消防产品、塑料制品、日用陶瓷等行业企业2500多家次。
二、注重采信运用。绿色产品认证的生命力在于采信运用。市市场监管局围绕“三个坚持”,强化绿色产品认证的采信运用。一是坚持政策引领。以泉州市被财政部列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为契机,联合市住建、工信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推广应用的实施方案》,鼓励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中的产品,绿色产品获证企业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如南安宝达建材2021年导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后,公司的投标成功率大幅提升,从以前的零星中标到现在20%的中标率;二是坚持采信融合,鼓励认证机构将绿色产品获证企业纳入“同线同标同质”优选企业,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目前已有3家绿色产品获证出口企业获得“三同”认证证书;三是坚持整体推进,以绿色产品获证企业组团参加国内国际相关领域博览会等形式,提升绿色产品影响力,扩大企业经营额。如晋江豪山建材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为抓手,从材料配方、工艺改进、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产品次品率从近10.5%下降到6.3%,单位产品能耗同比降低9.5%,国际贸易量增长8.8%,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三、深化试点探索。深入推进晋江纺织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全国首批试点工作。一是统筹推进,围绕“标准引领+技术支撑+产业协同”的体系建设目标,在23家试点企业、35种试点产品种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助力企业抢占绿色市场先机,打造“晋江制造”低碳品牌;二是标准引领,引导晋江13家碳足迹试点企业积极参与福建省地方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运动鞋》制修订;安踏、华宇、信泰、三六一度等15家企业已按照国家认可委《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细则(试行)》建立碳管理体系,多数试点企业掌握数据采集与核算方法;三是信贷支持,联合人行泉州分行和兴业银行创新“认证+信贷”机制,开发差异化绿色信贷产品。目前,全省首笔碳足迹认证试点贷款1000万元(晋江大发科技集团)已落地晋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